佩剑是既劈又刺的武器。在比赛中,以劈中得分为多。击中有效部位是上身、面罩及金属衣手臂。有效部位由金属衣裹覆。这样,电子仪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无效击中。佩剑比赛也讲究击中优先权。先攻击而击中者得分。被攻击者须先做出有效防御动作后再进攻击中才有效。双方同时击中均不得分。佩剑速度最快,用的时间往往也最短。
基本简介
佩剑又称军刀与马刀,大部分有着弯曲的刀身与单面刀锋(因真实军队使用的军刀未必都是单刃的刀,所以后来也译佩剑)。原是匈牙利人所使用的武器,使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元九世纪前后。多为骑兵所使用,为了方便在马上单手使用,造得轻巧,刀身也尽量造得较长。刀身共有直刀身、微弯刀身、大弯刀身三种。根据FIE剑种说明,现代的运动项目用的佩剑是由十九世纪末海军用剑发展而成的。
比赛规则
比赛中,一方用剑尖刺击对手,使剑尖准确无误地刺在有效部位并具有刺入的性质。最后有效点击数多的一方为胜。按规则,循环赛在四分钟内五次击中,淘汰赛在九分钟内十五次击中。最先击中对方达有效次数,或时间到后击中对方次数多者为胜。团体赛,最先击中对方达45次的团队为胜。击剑运动有三种武器:重剑、花剑、佩剑。三种武器的有效击中点及比赛规则亦有不同,故每种武器都有其竞技特点。相比而言,花剑更具运动性,佩剑速度最快,重剑则更需要技巧和准确性。
赛事得分
使用重剑、花剑、佩剑击中,就是用剑尖刺击对手,使剑尖清楚地、准确无误地刺在有效部位并具有刺入的性质。到达对手身体的任何部位的击中,都是有形的、实体的、实质性的击中。为了使之成为有效的击中并得分,落点必须在有关剑种规定的有效部位内。佩剑是既劈又刺的武器。在实战中,以劈中得分为多。击中有效部位是上身,头盔及手臂。击中有效部位由金属衣裹覆,这样,电子仪器便可以分出有效和无效击中。佩剑比赛也讲究击中优先权。先攻击而击中者得分。被攻击者须先做出有效抵挡动作后再进攻击中才有效。双方同时击中均不得分。佩剑速度最快也往 往用得时间最短。如果电子仪器显示一位队员得分,裁判会当即中止比赛,双方队员预备后继续进行比赛。
佩剑特点
剑尖为圆形,没有弹簧头,佩剑即可刺又可劈,这是与花剑、重剑最大的区别。腰部以上包括上肢(除后脑)均为有效部位。每刺中或劈中对方有效部位时裁判器显示彩色灯,而刺、劈中无效部位则无任何信号显示。得分与花剑相同。
佩剑规格
佩剑(SABER):佩剑总长105厘米,剑身长88厘米,重量500克,剑身横断面为梯形,护手盘为月牙盘。横断面近似长方形,弯曲角度应小于4厘米。护手盘的大小应能从截面为15厘米×14厘米、高15厘米的长方体量规中通过。
场地器材
击剑比赛是在一条长14米,宽1.5~2.5米,高10~50厘米金属网的场地上进行。金属道的作用是运动员有意无意刺在比赛场地上无信号显示。得分与花剑相同。
全国服务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