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篇应削球球友所写。虽然黑马君提过旧事,当年打广东大运会前,我们教练说如果早一年让我改削球可能更好。但是么,毕竟没打上,尽管远台也常削几板作为变化,但现在还是以弧圈为主。对削球器材的认识也仅限于皮毛,就随便聊聊吧。
1
说到世界第一削球手,不得不提到朱世赫。2003年巴黎世乒赛男单亚军。约莫9年前,我写过一篇文章:
苦行僧朱世赫
他最著名的手板莫过于一块蝴蝶纯木五夹,五层几乎等厚。内里三层是阿尤斯,面材据说是黄檀。曾经还能特注这结构,现在没办法了。他最主要的两面胶皮是正手T64,反手TSP Curl P-1R。
2
徐孝元受朱世赫的影响颇深,底板同样是特注的二极管。初代的二极管Diode就是内里三层几乎等厚,这种比较耐扛弧圈,防守好。后来蝴蝶不再坚持初代二极管的结构,上架蝴蝶朱世赫,变成了凸显大芯厚度的五夹。从更好防到更好拉球,具体可以参见前面一篇文章:
从DIODE V到PRO,越来越适合拉弧圈的蝴蝶削球板
3
徐孝元当时的胶皮跟朱世赫一致,正手T64,反手TSP Curl P-1R。后来TSP Curl P-1R变成了Victas Curl P1V。这一款是同系列长胶中颗粒最长且最细,变化度最强的存在。
4
说到变化度,Victas Spectol S1(前身为TSP Spectol)作为一面经典生胶,远至王涛、近到木子等生胶高手,再到后来被侯英超、武杨等削球高手广泛应用,就是因为它除了可弹可防,旋转变化也很明显。
5
说到侯英超,2019年以高龄主播的身份战胜梁靖崑、王楚钦,再次夺得全锦赛冠军。靠的是一把老枪:丁松用过的红双喜特制球板08B,七层椴木结构。这种就真的在中等力量下非常忠实、线性且耐扛的。更多详情参见旧文:
一支老板,一块老胶皮,跟着侯英超又火了!
6
刚说到Spectol S1,又想到韩莹姐。她的底板是Victas松下浩二(蓝松),搭配正手橙海绵狂飚3、反手Spectol S3。问过她正手胶皮,但没问为啥用橙海绵。S3则是内能海绵的生胶,反弹力增强,依然强调变化性。它在S1的基础上,把颗粒做小了。
7
长胶、生胶可以削球,反胶亦然。比如2017和2018交接之际,Victas行货推出了VS>401(纯粹的削球套胶)和VS>402(削拉皆宜)。特征是微粘、颗粒横向排列。为啥这样做,更多可以参考旧文:
风云2018之套胶篇:我们要“更J9游会”
当然啦,想省钱,用个便宜的天极3就行了。
8
两面反胶削球最潇洒的,目前在我看来,是英田理志。底板是“正宗”,桧木三夹。正手Rakza 7,反手翔龙(最近好像换了升级版)。这套配置的旧文参考:
每周乒器观察 166:反手粘套,有没可能一统天下?
9
第2条里我们提到,现在的削球板越来越好拉球了。其实,有些削球板就只是加大了板面的弧圈板。比如希腊的吉奥尼斯的手板:一支加大了板面的科贝尔纯木。正手T05,反手FEINTLONG II。
10
随着乒乓球本身球体的改变,削球手们的反胶选择也在升级。比如朱世赫后期把T64改成了T05,汪洋和菲鲁斯还觉得不够过瘾,正手都选择了更硬的T05 Hard。
全国服务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