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有个球友问我说有个朋友想打乒乓球,让我推荐器材。这可真难住了我,一是我没见过这位朋友打球,不知道对方水平,二是不知道对方的打法和身体条件。
球友说对方是个女球友,初学打球,让我随便推荐一套三四百元的配置,我忐忑了半天,推荐了三四百元的七层纯木底板配国产万能神胶,让她先打打看吧。
乒乓球器材真有这么神秘吗?答案是肯定的,不同的器材不仅仅打出的球性不同,还会影响动作的定型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涩性套胶跟粘性套胶击球时的手感略有区别,在动作养成上必然也会有区别,尤其对于成年人初学打球来说,为了控球打涩套会本能的加撞击,打粘套会本能的加摩擦;再比如有的底板和套胶手感扎实稳定,易于控制,有的底板则弹性较好更利于进攻得分。一种器材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,就容易形成适合器材的打法风格。说的极端一点,拿着硬质底板配颗粒胶是很难形成弧圈球打法的,拿着一块硬弹底板也很难形成那种控制型的防守打法。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器材决定了打法。
选择器材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个人的身体条件,有的人身体素质出众,爆发力好,有的人爆发力差但身体柔韧性好;有的人性格隐忍,有的人性格急躁;有的人反应快行动敏捷,有的人则稍显木讷控制力强;有的人就是喜欢进攻,进攻才是兴趣所在,有的人却以刁钻多变让对手忙于应付而乐。无论是一种什么样的个人条件,在乒乓丛林中生存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,形成适合自己的打法。这也是球馆中业余各种打法百花齐放的原因,有的人“暴力”,有的人“快速”,有的人“稳健”,有的人“刁钻”,有的人“多变”,这就是业余球友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的“生存之道”。
对于已经形成了自己打法风格的球友,器材的选择更加不容忽视。根据自身条件挑选适合自己打法的器材能让自己打球如虎添翼,更重要的是打起球来心情舒畅。
器材选择的逻辑就是基于以上两点:打法与个人条件匹配,器材与打法匹配。
下一篇:常见各类球拍性能
全国服务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