捋了捋过去五年,本市球技最好的那批人(含业余A级高手和专业选手)身上发生的器材变化。最新一期他们的器材使用信息,黑马君也放在今天的次条。
以下五点变化是最为明显的:
1
关键词:D09c。
把时间线再拉长些,他们最早只是想替代掉正手的狂飚3。但彼时的粘性外套并不出彩。他们只能把目光锁定在涩套上面。当时,有5个人正手用了挺拔的1Q,有另外几位使用了蓝火M1。后来蝴蝶的D05面世了,就很多改用D05了。这几款涩套都基本还能满足咬球的诉求。
再后来,更多地选择了微粘的D09c。过去五年,至少有11位以上的本市A级高手的正手改成了D09c,包括专业选手。
也有个别用了皇朝ZGX和K2 Pro。他们说,这两个更有劲。
2
关键词:超级纤维。
这里指的是SZLC或SALC。
过去五年,有5位高手从原来的Taksim(泰克西姆)或Viscaria(维斯卡利亚)换成了超级张继科。
有2位内置底板的使用者,用上了超级林昀儒。
有2位非蝴蝶底板使用者,用上了樊振东SZLC。
有3位投入到张本SZLC的怀抱。
有2位原来打Vis的横板高手,换上了SALC(超级Vis或樊振东SALC)。
他们换了超级纤维板之后,有的表示更快了(比如有利于推挡),有的表示力量更大,更能冲死对手。而那些选用SALC而非SZLC的则说到:SZLC还是太硬了,控不住。其中,3位使用张本SZLC的高手,他们反手力量都很大。
3
关键词:反手粘套。
有5位的反手将涩套改成37柔的狂飚3,同时他们其中很多表示:普通版的37柔和省队版的,有时打起来差不多。
另有5位的反手从涩套改到了蝴蝶的D09c。这几位刚好反手的防御能力,本来就比较强大。
4
关键词:968。
过去5年,有至少6位的底板换成了W968,包括直横。有4位原来打的是内置底板。其中有的表示:反手吃球也比以前稳定了。
也许6位可能不算多。但如果再看一眼那些年轻人,那些即将进入A级的准A级们,很多也是用上了特制968。你就知道这股浪潮还在继续。
5
关键词:加硬。
加硬不单单是指很多的底板换到了SZLC和SALC,这种更粗也更硬弹的纤维。还包括,高手们的套胶硬度也提高了。原来很多反手用软德套的,提升了硬度,比如改用了:T05、T80、Glayzer、D05或者微粘的D09c。
另一方面,也有很多人正手的硬度也提高了,尝试NEO狂飚41度的人越来越多。其中一个原因也是:更高硬度的,灌油后才不失扎实感。
希望高手们的器材变化也能给大家一种参考。加弹、加硬、提速不只影响到专业选手,在业余领域,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。
全国服务热线